“冠軍魔咒”再現!去年冠軍新年業績墊底,新能源還香嗎?
2022-01-12 14:50:47來源:證券之星
2022年開年以來,A股市場整體震蕩下行。雖然沒有實現開門紅,但整體跌幅也有限。
而回頭再看熱門基金,別說開門紅了,直接讓廣大基民們大跌眼鏡,部分基金投資者甚至表示幾天時間已經把2021年的收益跌沒了。
而往年的“冠軍魔咒”也在2022年一開年就兌現了,前海開源崔宸龍管理的前海開源公用事業股票2022年開年以來,5個交易日大跌12%。
“冠軍魔咒”再次上演
2021年,崔宸龍管理的前海開源公用事業和前海開源新經濟兩只基金,分別以119.42%和109.36%的收益率,成為2021年公募基金行業業績榜單的冠亞軍,同時他也晉升為“公募一哥”。
表 1 崔宸龍現任基金業績與排名詳情(截止2022年1月11日)
但在開年第四個交易日,前海開源公共事業和前海開源新經濟A分別暴跌11.65%和9.44%,這正是這樣讓崔宸龍所管理的基金從冠軍到倒數第三,而這僅用了四天,再次上演了“冠軍魔咒”。
實際上,“冠軍魔咒”的故事并不罕見,不少前一年排名靠前的基金,第二年基本都會“落入凡間”。
如,蔡嵩松管理的諾安成長混合,2019年位列全市場主動權益類年度前十名、偏股混合型基金前五名,隨后的2020年在所有偏股混合基金中位列后20%;2021年,這只基金處于同類中游水平。
還有2017年以67.9%的全年收益率奪得冠軍基金之位的東方紅睿華滬港深靈活配置混合,其在2018年內收益率大幅下滑至-21.97%,跑輸同類平均8.97個百分點。
這也就是說,投資市場上明星很多,但恒星不易。對于冠軍基金經理我們也要理性看待,獲得冠軍無疑是對基金經理投資能力的莫大肯定,但這并不能完全代表未來。
多只績優基金遭重錘
資料顯示,前海開源公用事業的前十大重倉股包括億緯鋰能、比亞迪股份、華能國際電力股份、華潤電力、法拉電子、中國電力、寧德時代等新能源產業鏈相關個股,大多屬于2021年漲幅較大的核心賽道股。
而2022年開年以來,這些高景氣板塊放量回調,CRO、電池、寧組合等東財概念指數周跌幅均在9%以上。具體來看,藥石科技、泰格醫藥、鵬輝能源、天齊鋰業等此前熱門股今年以來回調幅度均在10%以上。也正是因為重倉了這些個股,崔宸龍的基金才從冠軍基金到倒數。
其實不僅僅是崔宸龍,不少去年賺取超額收益的基金經理產品的凈值也大幅下跌。數據顯示,截至1月10日,主動權益基金今年以來平均虧損近4%。
具體來看,約9成基金今年收益告負,其中50只基金跌幅更是超10%。其中曲揚、范潔管理的前海開源醫療健康、范潔管理的前海開源公共衛生主題精選跌幅均超過11%。對此,不少基民直呼“跌麻了”。
甚至還有西部利得基金公司的知名基金經理盛豐衍自嘲,“這幾天跌得都不敢去丈母娘家蹭飯了”并且,還自己評論一條,“毛估估,這一月來,把我丈母娘一年的退休金虧沒了”。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回撤較多的基金其實都有比較明顯的主題特征,比如醫療、光伏、新能源等。而這些也是2021年表現較為突出的基金,這類冠軍產品重倉股即可以說是2021年的冠軍賽道。
縱覽前幾年的冠軍基金,也大都是當年的熱門賽道。如2016年和2017年的食品飲料;2019年的電子;2020年的食品飲料、新能源;2021年的新能源。這也就是說這些業績表現優良的基金也恰巧在合適的時間踩上了合適的賽道,在賽道上升期,機構抱團,將估值從合理推向高估。
但是“花無百日紅”,任何賽道股都是要回歸理性的。當熱門概念股升至某個高點之時,必將回歸理性。其實也正是賽道基金的風險,押注單一賽道的基金經理,確實很容易在短期跑贏,但是波動也會很大;一旦賽道調頭,基金跌起來也相當快。
新能源還香嗎?
誰也沒想到開年會出現如此大規模的大跌,“冠軍魔咒”比往年來的也早了一些。而2021年表現較為突出的基金,集中在電動車產業鏈、光伏產業鏈,難道新能源個股不香了?
從消息面上看,日前工信部等四部門聯合發布了新能源國家補貼退坡30%的通知,到2023年12月31日后上牌的新能源汽車,將不再給予國家補貼。
這個是對新能源板塊最大的利空,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落地,新能源汽車企業只有提價,那么消費者的購車成本就會增加,因此市場對于補貼退坡造成的新能源需求下降有所擔憂。
但不少基金經理堅持認為,隨著年報、季報披露期來臨,業績高增長、性價比合適的景氣方向仍可關注,當前的調整提供了低吸機會。
憑借新能源名聲大噪的頂流基金經理也發聲馳援。崔宸龍表示,目前的回調是市場的正常波動,和基本面關系不大,基于長期基本面情況,依然堅定看好新能源行業的投資機遇。
三年業績亞軍泰達宏利基金經理王鵬在近期與投資者交流時坦言“近期的市場確實很難熬”,但希望投資者保持信心,如果出現新的高景氣行業會進行調倉。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表示,新能源行業是長期方向。但現在這個“超強賽道”也積聚了較多投資者,交易比較擁擠,2022年選擇個股的重要性提升。
國投瑞銀基金經理施成認為,從中長期視角來看,不管是新能源汽車,還是整個泛新能源行業,還有很長的發展期且發展勢頭很好,但也會有細分賽道的切換。
總得來說,新能源汽車長期的投資方向不會發生改變。雖然新能源相關概念股在近期出現了持續回調,但“由綠轉紅”,也只是時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