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硬科技、出海及虛擬世界探索為互聯網行業下階段成長動力
2022-01-12 14:52:11來源:財聯社
財聯社(上海,編輯周新旸)訊,中金發布最新2022年互聯網行業展望報告,報告認為互聯網硬科技、出海、以及面向虛擬世界的探索是行業下一階段成長的動力所在。
中金強調,圍繞互聯網硬科技,將是承接資本市場對原先行業爆發力需求的主體,投資者可積極關注互聯網硬科技在新銳公司身上的演繹;對于現有平臺型公司,新方向暫時還沒有衍生為業績增長的主線,目前仍需要搭配原有主業的發展情況。
中金認為,對互聯網行業而言,2021是整體敘事邏輯劇變的一年,行業的關鍵詞由“爆發”、“規模效應”、“無邊界”等變為“監管”、“瓶頸”、“社會責任”等,行業形象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從草莽挑戰者到既得利益的捍衛者,從市場經濟到社會責任,從虛向實,從爆發增長到行業瓶頸。
2021年中國海外互聯網ETF走勢
對于互聯網企業的海外發展,中金認為,東南亞、拉美和北美地區均蘊含機遇。2021年外部環境劇變使中國互聯網公司意識到應該以超越本國、超越民族的格局來布局才能較大限度地發揮自身的規模效應。
2022年的七大判斷
以下是中金對2022年互聯網行業整體邏輯給出的七大判斷:
1. 2022年互聯網行業不一定會有方向性的轉折,行業需要在新的約束條件下、新的框架下找到自己的生態位,預計階段性摩擦成本依然存在。
2. 既然大的框架不變,估值邏輯回到從前就是不切實際的期待。此外,估值不會大幅提升的另一個深層次邏輯是,二級市場互聯網公司估值大幅調整導致一級市場對互聯網行業的定價體系失靈,結果反而四兩撥千斤的起到了干預資本無序擴張的作用。一旦市場發現,按照以往的邏輯無法奏效(用市場份額和融資優勢作為主要的競爭力,把對手消耗在快速依靠資本提升規模的階段),會自發地糾正行為,未必需要監管人為干預去切斷某些行業和金融的聯系。
3. 雖然估值無法系統性提升,但中金對板塊的行情并不悲觀,畢竟過去一年深度下跌,估值邏輯從10倍PS切換到10倍PE,離開估值去看行情沒有意義,在反映較為悲觀預期的估值基礎上,再弱的基本面都有機會。
4. 第一個機會來自長期穩健增長預期的基本面驅動,從目前主流的敘事邏輯上看,市場不相信互聯網公司能重回高增長、甚至對行業天花板也做了預判?;ヂ摼W過去以高增長為標簽,10倍PS背后寄托的是公司規?;蛴?0倍的增長,不增長的公司都被邊緣化,但接下來的現實卻是中國經濟整體增速放緩,互聯網行業用戶見頂,以5年為維度,平臺型互聯網企業規模擴展的空間估計也就在2-2.5倍,對應的CAGR在15-20%,但即使這樣也快過大部分行業,因為疊加了線上化率的穩步提升。這些長坡厚雪賽道上、競爭地位有保障的公司,不用再回到10倍PS,30倍PE已經可以保障可觀的收益率。
5. 第二個機會來自于短期市場份額的動態變化。盡管被外界解讀為壟斷,國內互聯網依然是競爭最激烈、格局變化最明顯的行業之一,公司的懈怠依然可能導致份額的下滑。尚未上市的字節跳動無疑是行業的攪局者,2016-2018年的百度、2018年的騰訊、2020-2021的阿里巴巴、2021年的快手,都曾因為字節旗下某個業務的快速成長而被市場質疑。
6. 機會一和機會二都并非一蹴而就,機會一需要看到收入增速企穩,機會二需要對競爭格局動態變化的確認,在這一過程中伴隨著2022年行業整體業績大概率前低后高的節奏,需要耐心。
7. 展望長期,互聯網硬科技、出海、以及面向虛擬世界的探索是行業下一階段成長的動力所在,不過這些新的敘事邏輯發生在個體的新銳公司身上才會有更明顯的體現;對于現有平臺型公司,新方向尚未成為增長主線,目前仍需要搭配原有主業的發展情況,有望錦上添花,卻無法雪中送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