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倉地產與基建“受傷” 公募總監萬字長文聲援“穩增長”
2022-01-14 10:43:16來源:財聯社
財聯社(北京,記者 陳俊嶺)訊,重倉地產與基建,規模連續幾個季度縮水。近日,深圳一家千億公募的投資總監發出“萬字長文”,呼吁“適度加大基建投資”。
這位投資總監在公募行業長達二十年,每逢市場敏感時期,擅長以深度長文對外發聲。2019年初,他曾發文《致終將到來的牛市》。時隔三年,他再次以近萬字長文深度思考“穩增長”。
“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背景下,適度加大基建投資不會形成短期的債務違約壓力?!彼粲?。理由是,其短期正面作用遠大于長期負面影響,是綜合權衡之后必然的、現實的選擇。
萬字長文聚焦“穩增長”
早在2001年國內首只開放式公募基金問世時,鄒曦就加入了融通基金。作為融通基金副總經理、權益投資總監的他,也是行業內為數不多仍奮斗在投資一線的老將之一。
這從管理基金的重倉股便能看出,以鄒曦管理規模最大的一只基金為例,規模連續數個季度縮水,保利發展為第一重倉股,持股占比超10%。其他如三一重工、華新水泥等均為典型的基建股。
過去幾年,鄒曦習慣用長文與時長對話。除上述《致終將到來的牛市》外,2020年3月8000字長文討論新舊基建;2021年2月,再發8000字“干貨”,探討中國經濟與A股市場的新常態。
2022年伊始,在資本市場對穩增長政策充滿疑慮時,鄒曦再次以9000余字長文分享了自己的深度思考——當前,中國經濟出現了階段性波動的壓力,穩增長成為政策確定的選擇,也是資本市場關注的焦點。
“隨著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的明確,對于政策的決心已經沒有疑問,穩增長勢在必行,但是對于政策發力的方向、力度,以及政策效果,資本市場普遍存在一定的疑慮?!编u曦稱。
其潛在邏輯在于,要想達到政策效果,“穩增長”政策將以房地產基建相關投資為主要抓手,考慮到歷史上這類投資帶來的后遺癥,資本市場普遍擔憂其可行性。
不過,在鄒曦看來,資本市場這種認識本質上是把“新發展階段”與“穩增長”在一定程度上對立看待,認為“穩增長”會影響“調結構”的效果,積累新的風險。
鄒曦認為,如果賦予房地產、基建投資新的機制內涵,在做“減法”控制風險的同時做好“加法”,完全可以在維護體制改革和風險處置成果的同時,確保中國經濟在較長時期內實現5-6%的穩定增長。
如何看待房地產和基建?
縱觀這篇近萬字的長文,字里行間寫滿了對宏觀經濟和政策的深度思考。面對經濟下行,“穩增長”一說再次成為時常關注熱點,而以房地產、基金為代表的板塊,2022年開年以來也表現出抗跌性。
梳理鄒曦管理基金的重倉股不難發現,他的重倉股中也曾“未能免俗”地出現過類似陽光電源、寧德時代等“賽道股”,但他對三一重工等基建股卻始終不離不棄,去年三季度首次出現了保利發展。
一只2017年后再沒有進入鄒曦視野的地產股,緣何僅僅一個季度,就一躍成為他第一重倉股?對于房地產行業,他在萬字長文中不惜筆墨表達了對房地產投資穩增長的路徑選擇和政策效果。
為有效實現“房住不炒”的政策導向,不能僅僅盯住商品房市場做“減法”,一味地壓縮居民部門的杠桿率,而是應該健全完善住房制度雙軌制,建設足夠數量的保障性住房,做好“加法”。
鄒曦預計,2022年下半年房地產市場的投資將見底回升,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將成為穩增長的重要抓手,并預計將拉動房地產投資實物工作量6-8個百分點,在穩增長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
“可以預見,房地產市場的基本運行機制將發生重大改變,舊有機制的破除是為了更好地創立新機制?!编u曦稱,房地產市場將擺脫過往歷史階段“一放就熱,一管就冷”的狀況,進入長期平穩運行的狀態。
對于基建投資,鄒曦認為,有必要在厘清隱性債務問題本質的基礎上,加大債務化解力度,重點圍繞推動人的城市化加大基建投資,保證基建投資的力度和可持續性。
鄒曦預計,2022年基建投資將達到6-10%的增速。從時間節奏來看,預計2022年1季度就可以看到較大規模的項目落地,實現相當的實物工作量,為1季度經濟增長企穩提供有力的支持。
“相較于三年五年之前,基建投資的效率、地方政府的財力承受程度和基建投資的中長期效益都有了明顯的提升,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背景下,適度加大基建投資不會形成短期的債務違約壓力?!彼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