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光伏組件出貨排名初揭曉 隆基股份、天合光能位居前兩位
2022-01-15 06:13:24來源:財聯社
財聯社(合肥,記者 劉夢然)訊,日前,PV-Tech發布《2021年全球組件供應商top10》排名。盡管出貨排名出現變動,不過榜單中TOP10出貨成員基本上與2020年相同:隆基股份(601012.SH)毫無疑問居于榜首,天合光能(688599.SH)排名第二,較2020年上升一名;榜單中3-5名分別為晶澳科技(002459.SZ)、晶科能源(688223.SH)和阿特斯。此外,東方日升(300118.SZ)、無錫尚德和正泰電器(601877.SH)位列榜單中,前十企業中共有8家中國企業。
據PV-Tech介紹,2021年全球光伏行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光伏行業整體產能和出貨量均超過190GW,與PV-Tech2020年底對2021年預測高度一致。出貨量排名預測結果主要基于持續跟蹤各家組件企業全年的產能和出貨量而得出。
大尺寸組件加速應用,可能是天合光能出貨排名提升的推力。據公開信息,2021年天合光能組件規劃總產能50GW,其中210產能占比超過70%。天合光能210組件累計出貨量超16GW,在所有大尺寸的電池組件企業位列首位。另據統計,截止目前,全球210出貨累計超過25G。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大尺寸產能迅速擴大,210組件及其組成的600W+生態聯盟也是行業熱點。根據集邦咨詢報告預測,2022年大尺寸電池片產能合計市占比約64%,其中210尺寸為260.4GW,占比50.2%;2022年大尺寸組件產能達到349.9GW,合計市占比為74.6%,其中210組件產能達到206.8GW,市占比為44.1%。
另一方面,成本壓力可能也是影響組件出貨量的重要因素。有行業觀察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組件是光伏產業鏈中下游,直接面對終端電站市場,消費屬性較強,相對于上游而言,總體呈現集中度較低的特點。2021年,光伏上游漲價影響深遠持久,組件價格調整相對滯后,從中報披露數據看,一線組件企業同樣面對成本壓力。
而值得注意的是,榜單中排名的變化,也側面反應企業毛利水平和抗風險能力。隆基股份是一體化龍頭,基于硅片自用的上游優勢,上半年組件出貨量達到17.01GW,同比增長152.40%。
而通過三季報財報比較,天合光能前三季度實現營收312.65億元,同比上升56.9%;歸母凈利潤11.56億元,同比上升39.05%;扣非凈利潤9.72億元,同比上升28.46%。業內分析認為,大尺寸推廣和出口對格接受程度更好的海外地區,可能是盈利水平較高的原因。
此外,晶澳科技、東方日升等組件企業受成本影響則更加明顯。晶澳科技組件出貨量第三,去年前三季度在營收增漲56.32%,達到260.97億元的情況下,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3.12%,同比僅微增1.62%。上半年,公司太陽能組件產品毛利率12.25%,較上年同期下降7.85%。
晶科能源出貨排名在2020年被隆基股份反超后,2021年排名繼續下降,目前已經滑落至第四。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上半年末,公司累計組件出貨量超過80GW。毛利率水平上,2020年公司毛利率為14.94%,低于一線組件企業。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晶科能源已獲IPO批文,上市進入倒計時,阿特斯于去年12月科創板IPO成功過會,出貨量前六的組件企業預計將在今年全部登陸A股。在獲得資本力量的全新加持下,2022年榜單是否會有變化,也成為下一個看點。